新的注塑技術
來源:peek板材供應商-恒鑫實業 作者:PEEK板材加工
隨著注塑技術的發展,許多新的注塑技術和工藝不斷涌現,包括:微量注塑技術、共注塑(雙色/多色注射)技術、氣輔/水輔注射工藝等。
(1)共注塑
共注塑是注射機組擁有兩套或兩套以上注射系統,分別塑化不同種類的樹脂或不同色澤的塑料,同時或先后將熔體注射入一套模具內完成組合成型的工藝方法。共注塑成型最常見的工藝是雙色(多色)注塑和夾心注塑。采用這種成型工藝可以生產包含多種色彩或多種樹脂的復合制件:計算機及通信業設備中的字母按鍵、汽車和摩托車燈罩、雙色塑料涼鞋、機械手柄、電器外殼等。
雙色注塑的實現是借助兩種設備形式的兩種不同操作模式完成的。一種是:兩個注射系統和兩副模具共用一個合模系統完成的,其程序是:動模固定在一個模具回轉板上,當B組分完成注射(未充滿型腔)后,旋轉模具再注射A組分樹脂,然后保壓冷卻,完成程序;另一種方式是采用一組啟閉閥,調節不同物料的注射順序,通過一個注射噴嘴完成共注塑程序。
雙色注塑的制品可以是不同顏色的組合,也可以是不同材質的結合。這項技術大大豐富了制成品的表現形式,同時更加優化了制成工藝,體現出良好的制成效益。雙色只是最簡單的組合形式,目前,世界上已經出現了高達8色的共注塑制品。
此外,采用兩種材質的夾心注塑技術,可以制成具有外表皮層的內部芯層結構的制件,它們的特性體現為:既具有剛性又能使表皮柔軟、外部絕緣內芯導電、內部使用再生料而外部為新料、外皮著色內心無色等形式,廣泛應用在汽車、電子和其它工業領域。
(2)氣輔/水輔注射成型
?、贇怏w輔助注射成型(GAIM)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簡稱氣輔成型:在模具型腔中先注射入不同滿型腔容積的樹脂(業內俗稱“欠料注射”或“短射”)或者注滿整個型腔的樹脂熔體,然后丙注入經壓縮后的惰性氣體,利用氣體推動熔體完成充?;蛱钛a因塑料收縮后留下的空隙,保持壓縮空氣的壓力直到制件冷卻,最終減至常壓狀態后制件出模。
壓縮空氣的注入可以用氣針在注塑件特定位置直接注入;也可以經由注塑主流道注入。注入氣體一般選擇使用惰性的氮氣。
氣輔注射工藝可以給制品的設計和制造帶來許多優點和靈活性,主要可以歸納為:能減少制件的殘余應力,降低翹曲現象;提高大最度比差異制件的成型穩定性;消除收縮痕,提高制件表面質量;加速制件冷卻速度,縮短成型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局部中空結構,保持或增強部件原有的力學強度,節省材料;降低注塑壓力,延長模具壽命,降低注塑系統的機械損耗。
氣輔注射工藝因其設備的復雜性和對工藝控制的精確性,因此,從產品和程序設計之初到加工制作的整個過程中對設備的精度、工藝控制的要求、設計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氣輔注射工藝的主要應用包括:大屏幕電視機外殼、汽車儀表盤、內飾件、保險杠,塑料家具等。
②水輔助注射成型工藝(WAIM)
水輔助注射成型工藝也稱水輔成型。從加工原理上來說,水輔成型工藝與氣輔成型相差不大,只是將輔助媒介由氣體改換成水。
然而,正是與氧化相比,水的黏度和不可壓縮性,能夠幫助提升水在熔體中的穿透性,制造出更大直徑、更長距離 中空制件,同時可以使制件中空部分的壁厚更薄,內壁光滑;此外,水的熱導率和熱窬量遠高于氣體,因此,水輔工藝比氣輔工藝具有更快的冷卻速度,且冷卻均勻,收縮一致,保證產品外表面無縮痕,降低翹曲,縮短成型周期。采用水作為輔助媒介要比氮氣更易獲得,也更加便宜。
③微注塑(射)成型工藝
微注塑成型又名微成型,該主要應用于生產尺寸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量的制品,這樣微小的尺寸不僅僅特指制品的總體量,對于那些制品中某些特征功能區尺寸或者部件公差要求以毫米或微米計的制品,也歸于微注塑成型制品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