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斯曼高管:我知道中國客戶有何特點
來源:peek板材供應商-恒鑫實業 作者:PEEK板材加工
Ivo Lansbergen
Ivo Lansbergen喜歡思考亞洲市場"驚人速度"背后的哲學元素。
身為帝斯曼工程塑料業務部亞太區總裁,他認為外資供應商服務于外資客戶的模式已經在發生改變。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中國客戶有何特點。
在2015中國國際橡塑展上接受《塑料新聞》采訪時,他以小米一案為例加以說明。小米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品牌,也是第二大可穿戴設備生產商,常被稱為"中國的蘋果公司。"小米最新的Mi4手機天線隔斷條就采用了帝斯曼的Stanyl ForTii材料。
他說:"我可以告訴你,小米的需求與西方客戶略有不同。他們在速度上要求更高。"
他說:"問題在于,西方企業是否能滿足中國本土公司的速度需求?" 他強調了在本地建立研發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像帝斯曼這樣的全球大公司必須在中國建立起本地業務。如果你要把所有的商業機密和核心開發都放在歐美,今后的路會越來越難走。"
但為什么中國客戶對速度的要求如此之高?
帝斯曼工程塑料公司大中華區業務總監李學岱給出了答案, "因為中國企業需要急起直追。中國經濟和制造企業起點低,需要更快速發展,跟上國際標準。"
他補充說:"有些人誤認為中國客戶對質量的要求不高。事實是,他們對質量的要求非常高。"
他解釋道,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迫使生產企業提高標桿。
"中國是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所有企業都在這里。例如汽車業,這里匯集了全球所有品牌。如果你去歐美,不會看到所有的全球品牌。但在中國,因為這是一個新興市場,機遇多,所以所有人都希望分得一杯羹,這也提高了市場競爭度。"
Lansbergen說:"中國市場與應用密切相關。如果你要在這里發揮影響力,就要了解相關應用是什么,它需要什么。"
這要求的不僅僅是技術。李學岱說:"你看我們的員工,他們不只是材料專家,他們還對[應用]行業了如指掌。"
哲學元素
Lansbergen說:"亞洲的驚人速度還涉及到一些哲學元素。"
他已經在中國生活了一年半的時間。但他的亞洲之旅始于新加坡,因2012年帝斯曼工程塑料事業部把全球總部從荷蘭遷至了新加坡。
Lansbergen說:"從一個每周工作五天、周末休息的地方,搬到了一個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的地方。這確實是不同的經歷。我不會在EXCEL表格上寫下這些,說這會帶來多少業務。我不能這么做。但可以這么說,這讓你從不同角度來看到亞洲的運營方式。你在歐洲無法體驗到這點,這是我的看法。"
"在歐洲,在周六工作很少見,而周日工作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國,人們在五一[勞動節]也在工作,所以整個思維就是[不同的],還不只是中國,整個亞洲都是如此,在所有方面都步伐很快。"
Lansbergen補充說:"我注意到亞洲的創業情緒很高漲,包括中國。也不是說歐洲不高,但兩地對工作生活平衡的看法不同。"
亞洲業務
Lansbergen說,大中華區依然是帝斯曼工程塑料事業部發展最快的市場,從區域角度和全球角度來看都是如此。
在中國國際橡塑展上,該公司宣布在中國新增一條復合生產線,并與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組建了PPS合資企業,還宣布與奧升德公司建立了全球戰略聯盟。
Lansbergen說,他對公司業績表現很滿意。
他說,中國塑料市場總體增速比"GDP增長高出幾個百分點",而帝斯曼的增速超過了市場水平。“我們的業務發展態勢強勁。"
在亞洲,印度市場也在急起直追。"印度經濟現在比去年表現更好,塑料需求在回升。不過,印度不僅在增長速度方面落后于中國,在市場發展和成熟度上也不及中國。"
他很快又補充道,帝斯曼已在印度建立了生產基地以把握未來的增長機會。
帝斯曼還在日本建有技術中心,并將日本視為非常重要的市場。
"日本在價值鏈中的地位極為重要。你必須在日本建立業務,不僅為了日本境內的客戶,也為了獲得日本以外的客戶。"
他解釋說,大量的汽車和電子零件都在日本設計,在中國或其他地方生產。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規格制定者的威力。"